处理合伙协议纠纷的常见法律途径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申请第三方调解、申请仲裁或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伙协议纠纷案件起诉的条件是有明确的被告、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一、
处理合伙协议纠纷的常见法律途径
处理合伙协议纠纷的常见法律途径如下:
1.协商解决;
2.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
3.申请仲裁。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途径解决。合伙协议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二、
合伙协议纠纷案件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
合伙协议的特征有哪些
合伙协议的特征有如下:
1.合伙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合伙合同是以经营共同营利性事业为目的的合同。合伙合同的目的在于实现合伙人经营共同事业,因此合伙合同并非为交易合同。合伙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经济目的,才能成立合伙。这与一般合同中各方当事人有各自的目的、其追求的经济目的正相反不同。对于合伙人所经营的共同事业的性质,只能为营利性的,不是非营利性的。
3.合伙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4.合伙合同为诺成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