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退彩礼的最新法律规定(2021年民法典返还彩礼比例规定)

admin3个月前603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退彩礼的最新法律规定,2021年民法典返还彩礼比例规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返还彩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2. 2021年民法典返还彩礼比例规定
  3. 国家彩礼新规定2022
  4. 定亲退婚彩礼三金怎么处理
  5. 新婚姻法2022规定彩礼

返还彩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你好,关于返还彩礼的问题,我国《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如下:

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这里需要注意:

一、双方没领结婚证但共同生活的情况下,虽然男方可以要求返还彩礼,但并不是全额返还。

假如女方有证据证明彩礼已用于共同生活、结婚喜酒等方面,可以主张扣除这部分数额。

同时,法院会根据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的数额、当地习俗来确定返还数额。

二、上述规定中的“生活困难”是指绝对生活困难,即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并不是指男方因支付彩礼,造成生活水平降低的情况。

这里是韩新新律师,持续推送贴近生活、与您息息相关地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欢迎关注、转发!

2021年民法典返还彩礼比例规定

关于彩礼返还的额度,目前法律法规中,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通常是当事人根据不同情形做了具体的要求,可参考以下数额返还彩礼:

1、双方没领结婚证且没有同居生活的或双方领了结婚证,但实际没有同居生活的,彩礼应全额返还;但如果是男方反悔的,女方返还彩礼80%左右。

2、双方领了结婚证,且同居生活的,女方提出离婚的,一年内的返还50%左右,两年内的返还40%左右;男方提出离婚的,一年内的返还40%左右,两年内的返还30%左右。如果女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怀孕流产的,在此基础上再少返还彩礼总额的20%。

3、男女双方没领结婚证,但是又在一起同居生活的,同居关系解除后,如是女方提出的,一年内的返还60%左右,两年内的返还50%左右;男方提出的,一年内的返还50%左右,两年内的返还40%左右。如果女方再同居期间怀孕流产的,在此基础上再少返还彩礼总额的20%。

二、彩礼返还的标准和原则

我国《民法典》,并未对婚约及彩礼的给付标准作出规定,都只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中,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一旦婚约解除,便引发纠纷。这种基于婚约所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在婚约存续期间,当然不发生返还问题;一旦婚约解除,此财产流转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础,接受彩礼的一方就应当返还其所接受的彩礼;如果双方已经结婚,婚约的法律效力就一直延续到双方的婚姻缔结,只要不符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彩礼退还的规定的,就不存在彩礼的返还问题。

彩礼满足返还条件,并不代表一定要100%返还。人民法院一般根据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是否有子女、财产的用途、双方的经济状况、赠与的金额、哪一方提议解除,确定返还金额婚约等,酌情决定返还比例,一般在60%~90%之间,接受礼物解除婚约的一方返还率会高于支付一方的返还率礼物比例。

国家彩礼新规定2022

1在目前尚未出台新规定前,我们无法确定国家彩礼的具体变化。2但是有报道称,新规定可能会限制彩礼金额,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这可能是出于保护女性权益和对社会婚姻习俗的规范化而制定的。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彩礼文化本身并不应该被严格禁止,而是应该在规范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进行,从而保护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

定亲退婚彩礼三金怎么处理

定亲退婚彩礼三金的处理需要依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退婚的原因是由于男方或女方的家庭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比如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则上应该全额归还彩礼三金如果是因为男女双方自身原因导致婚姻破裂,则可以协商退还部分金额或者全部退还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协商,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当然,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双方在定亲时将相关的协议规定清楚,以免争议

新婚姻法2022规定彩礼

2022年民法典关于彩礼的新规定是: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

法律上允许结婚给付彩礼的行为,但是禁止以结婚的名义索取彩礼。彩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明确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赠与,应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应当返还彩礼。已经结婚又离婚的,原则上彩礼不再返还。

关于退彩礼的最新法律规定,2021年民法典返还彩礼比例规定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flbk.12364.com/flbk/55bfca611531cbe4.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