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监护人的确定有确定程序:
被监护人要具有被监护能力。监护人要具备监护资格。具体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再次,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协商确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以及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予以临时保护。
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通知上述部门或者组织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指定监护人办理攻略:全程详细指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由于年龄、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监护人的存在。当一个成年人需要被指定监护人时,如何办理这个过程呢?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谁需要指定监护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指定监护人:
1. 成年人因疾病或意外等原因,导致智力、精神状况无法自理,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 成年人因年老体弱,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3. 成年人因失踪、被监禁等原因,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指定监护人的办理流程
1. 确定需要指定监护人: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指定监护人的情况,可以通过医院、社区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鉴定。
2. 寻找监护人:在确定了需要指定监护人后,可以寻找合适的监护人。监护人可以是亲属、朋友或其他愿意担任的人。
3. 申请指定监护人: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鉴定报告、亲属关系证明等。
4. 法院审查:法院会对申请指定监护人的情况进行审查,包括对相关证明材料的审查,以及对被监护人的鉴定等。
5. 法院指定:在法院审查通过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一名或多名监护人。
6. 监护人监督:法院会监督监护人的行为,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办理指定监护人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及时申请:当发现需要指定监护人时,应及时申请,避免延误最佳时机。
2. 提供真实材料:申请指定监护人时,需要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