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

admin1周前999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以及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事业单位原来工人身份后转管理岗,可以提拔吗
  2.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否是国家公务员
  3. 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
  4. 行政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如何变为干部身份

事业单位原来工人身份后转管理岗,可以提拔吗

可以的。经过这些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干部的任用和聘用上巳有了很大的突破,原来那种严格的门第观念和等级观念已经打破,只要你是匹千里马,又遇到了一个伯乐,照样可以提拔。下面我就以县级机关的事业单位为列给你说一说:工作三年以上,年度考核称职,且担任本单位中层干部(股长或副股长),由单位民主推荐、领导报请到县委组织部门那里作为后备干部后,只要有空缺或机会,经过组织部门考察、再到他原单位进行民主测评通过后,再公示一周如没有问题,经过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就可以发文任命你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了(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后,可以转任到公务员单位,也可以经过考核到公务员单位担任领导。如果年龄没有超过四十五岁,副科干满两年后,还可以提拔为正科级领导。你清楚了吗?别忘了点评一下哦!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否是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不是具有公务员身份,要根据单位性质、编制结构、个人定岗定编情况具体分析。

一、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

机构改革前,事业单位分两大类,即参公事业单位和非参公事业单位。

1、参公单位人员具有“参公身份”,与公务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参公事业单位全程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对参公事业单位的审批条件及其审批权限、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9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名单的通知》(组通字[2006]33号),对全国事业单位照管理范围设立了标杆和提供了规定性参照模板。

参公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人员的身份是参公事业编身份,还有少数工勤身份人员。参公管理身份工作人员,在我国体制内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与公务员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对人员进行登记、确定职务与级别、套改工资。机关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公务员”,而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参公人员”。

2、参公人员与非参公(普通事业)人员的区别、联系

相同的是,参公事业单位与非参公(普通事业)单位,都属于事业编制。但是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参公单位是参照《公务员法》实行公务员制度,普通事业单位按规定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两种编制在招考录用、职务职级职称设置、晋升通道、工资结构、其他福利等方面都不相同。单位拥有的资源、承担的职责,甚至财政保障方式都有所区别。

二、非参公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及人员编制

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向

非参公事业单位通常称为普通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前,非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三种。2020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成,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机关序列管理,经营性事业单位逐步脱钩改制按企业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也就是说,改革完成后,我国的事业单位序列值保留公益性事业单位一种类型。非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属性为事业编制。

2、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细分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公益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种,即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基本公益职能,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文化、基层卫生等,划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财政保障其经费。将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如高等教育、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划入公益二类,财政给予经费补助。两种公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编制身份上没有不同,在单位自主权限、人事制度、福利待遇上会有一定区别。

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

很多小伙伴们在看湖北事业单位的一些招聘公告时都会有疑问某某事业单位的待遇如何?劳务派遣是什么意思?湖北事业单位特别整理了相关信息,仅供大家参考。

事业编:

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如公立学校。

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

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

聘用制:

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教育类事业单位常用这种形式。

合同制:

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临时工”。

人事代理:

劳动者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负有劳动法规定的义务。

劳务派遣:

劳动者与实际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实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和使用是基于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的双务合同。

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一般采取人事代理或者劳务派遣方式,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正式编制。

就大家最关心的工作稳定性和福利待遇方面,小编进行了一个排名,仅供小伙伴们参考哈:

事业编≥聘用制>人事代理>合同制≥劳务派遣。绝大部分岗位可以适用这个排序,有的个别聘用制岗位和事业编岗位工资待遇旗鼓相当,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是极少数。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如何变为干部身份

身份和每个人的出生证明一样,是不能被改变的。不管是在行政部门,还是在事业单位,工人身份的人永远是工人,是不可能变身为干部的。

1、行政部门内的工勤人员:行政部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干部使用行政编制,工人使用工勤编制,这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岗也不能混编。随着公务员公车改革,工勤岗位在行政部门基本全部消失,工勤编制也随着现有工勤人员的自然减员,即退休、调动等原因,慢慢全部取消,行政部门今后不再存在工勤编制和工勤岗位,也不再存在工勤人员。

2、事业单位内的工勤人员:事业单位中,不管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在实行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人可以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应聘。如果在管理岗位应聘成功,实行的就是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如果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应聘成功,实行的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资待遇。而且不管是考核,还是退休年龄,都是按照该岗位人员的退休年龄规定,即女性工人应聘管理人员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之后,按照女性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要求一样对待,实行55岁退休。从这个角度来讲,岗位聘用制管理之后的事业单位,已经没有了干部和工人的区别,只有岗位区别了。

3、聘用制干部的待遇:2007年之前,通过聘用制干部制度,走上领导岗位的工人,在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中,这部分人员要逐步退出领导岗位,担任非领导职务,只享受相关工资待遇,不能过渡为公务员或者参公管理人员,其职务和级别也不能进一步晋升,只能保留原级别待遇。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聘干领导,可以继续在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不用退居二线,但同样的,其管理级别和职务也不能晋升。

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差别,虽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在目前的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依然存在,并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法律法规规定,实行不同的差别待遇。大专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招考途径获取干部身份外,部队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后也是干部身份,除此而外,目前没有其他途径取得干部身份。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雇员制和聘用制都是什么意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本文链接:http://flbk.12364.com/flbk/0f23bd391b05be37.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